|
来源:嘉兴日报-嘉兴在线回顾去年的工作,嘉兴建设系统克难攻坚、奋勇拼搏,城建工作亮点纷呈,城市颜值不断攀升,一批品质提升项目形象显现;生态建设不放松,生活垃圾处置能力打赢“翻身仗”;民生保障提升幸福指数,新增绿道180公里,10座“禾城驿·温暖嘉”广受社会好评,3.4万户老旧小区居民迎来生活环境蝶变……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全市建设局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,今年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基本出炉,实施城市品质大提升、行业创新赋能、民生保障提质、生态治理攻坚、团队建设领航等五大行动,攻坚克难、改革创新,打造一批有显示度的重点项目,推动城乡建设工作蝶变跃升。关键词一:“品质嘉兴”集中力量呈现12个重点工程如果要论近期的嘉兴网红打卡点,西南湖空中廊桥不得不提。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提升,今年元旦,西南湖公园迎来了试开放,开启朋友圈“霸屏”模式。包括西南湖在内,2020年的嘉兴城乡品质提升成果满满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去年全市上下共同推进城乡品质提升,城市功能不断蝶变,城市颜值不断攀升。市本级坚持规划设计引领、环境整治先行、民生保障优先,全面推进“九大板块”建设。在市建设局牵头下,“九水连心”景观工程启动建设,呈现江南六感的长纤塘样板段基本完工;专班推进南湖区域景观提升,环南湖园林景观惊艳亮相,西南湖空中廊桥全线贯通;督导推进慢享古城建设,“一环四路”形象显现,子城遗址公园完成修复。其他县(市、区)也积极行动,嘉善县启动历史古城区保护利用工程,平湖市高点定位打造靓丽城区,海盐县以绮园为“核”谋划“千年古县”复兴项目,海宁市全力推进全市 “拔钉清障”专项行动,桐乡市将品质提升列入市政府“新七大行动”,港区全力打造山海古韵、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城市新风貌。迈入2021年,城市更新赋能行动悄然开启,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品质大跃升。比如推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,集中力量推进“九水连心”景观提升、新时代重走一大路、南湖湖滨区域改造、最江南慢享古城改造等12个重点工程建设,确保6月底前完整呈现。同时,协同推进全域美丽,在美丽城镇建设达标率和样板创建率居全省前列的基础上,以“五美”为重点,深入实施新时代城镇建设,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,计划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8个以上。推进农房设计落地全覆盖,加强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,打造红船旁“江南民居”村庄典范。关键词二:民生保障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试点去年是“品质嘉兴”奋力推进的一年。期间,全市完成老旧住宅区改造140个,惠及居民3.4万户,片区化改造模式走在全省前列;还新增绿道180公里,省级绿道1号线(杭州湾海宁段)全线贯通,“浙江省最美绿道”增加到8条,“绿道十年,五彩嘉兴”获央媒点赞。城市更新开创新局,市区完成房屋征收(收购)177.4万平方米,是前4年总完成量的3.5倍。全市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6.33%,超额完成了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,基本实现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“应保尽保”。今年,民生保障提质行动将继续发力,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大提升。比如说,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,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试点,大力提升老旧小区环境功能,系统提升安防、休闲、健身、文化、卫生等设施设备,完善商业便民服务配套,打造15分钟生活圈。同时,大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,计划制定《嘉兴市打造物业管理最佳城市三年行动方案(2021年-2023年)》,加快物业管理立法,高质量推行物业管理,推进国家智慧社区(物业)试点,着力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,打造“物业管理最佳城市”。关键词三:行业赋能推动行业发展大提升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,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赋能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今年市建设局将着力提升市政园林发展水平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、加快行业科技赋能发展。在市政园林发展水平方面,实施城市道路通达工程,开展老城区道路整治提升,加快市区有轨电车、快速路项目建设,启动市域快速路网建设,全市新增城市道路20公里,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/平方公里。加快分质供水工程建设,推进城镇燃气扁平化改革,提高公用事业发展水平。实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程,高品质打造公园绿地和绿道网,巩固提高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。同时,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。坚持引育并举,实施千万建筑人才培育工程,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,推广应用BIM技术,大力发展绿色建设、装配式建设,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。实施“四色工地”创建,争创优质工程,新增省级标化工地20个以上、“鲁班奖”1项、“钱江杯”8项。实施建筑市场专项整治,优化建筑工程许可营商环境,确保建筑业产值增速高于GDP增长。房地产业要平稳健康发展,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严格落实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目标和城市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并落实“一城一策”长效机制。加强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建立商品房销售和交付双评估机制,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,巩固提升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整治成果。关键词四:生态建设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城市发展,生态健康是底色。去年,嘉兴城乡环境提升明显,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大跃升,考核进入全省优秀城市行列。海宁、桐乡、平湖三地加快推进3个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复工建设,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从每日缺口1100吨到盈余2000吨,提前7个月实现临堆点全域清零,提前2个月实现垃圾“零增长、零填埋、不出县”目标,获省领导批示肯定。在此基础上,记者了解到,今年将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质攻坚,同步打好垃圾处置组合拳。比如大力推广“1+X”分类模式,建立健全“1358”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,进一步提高分类质量;开展生活垃圾中转站环境综合治理,优化站点设置,新建改建中转站20座;完善建筑垃圾处置政策,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。在城乡污水处理能力上,去年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,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;新建污水管网204公里,智慧管网建设创新推进;完成生活小区“污水零直排”建设241个;全市3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全覆盖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今年,我市将在此基础上,打造生活污水治理嘉兴样板,计划全面实施污水管网一体化、智慧化改造,加快城东再生水厂二期、桐乡城市污水处理厂整合工程等项目建设,扩大“污水零直排”生活小区覆盖面,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。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,基本完成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下处理设施问题整改。来源: 读嘉新闻客户端 文字记者:周佩佳 通讯员:孙超琼 摄影:周佩佳 编辑:向辉 责编:鲍嘉 |
|